专题专栏

新闻中心

热点新闻

  •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标准答记者问

    2025-01-16

      三是增设历史课程。历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安排72学时★★★。

      近期,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中职三科课程标准)。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标准答记者问

      三是充分发挥中职三科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中职三科意识形态属性强★★★,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研制中职三科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厚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优化语文课程体例和组织形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并从体例、内容、话语体系等方面完成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换,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兼顾字★、词、句、段、篇的组织形式。

      答★★★:一是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凸显了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注重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

      二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参照普通高中三科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高等职业学校分类考试招生命题提供主要依据,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

      答: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的研制,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研制组采取个别访谈、集中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实地调研与网络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专门组织开展中职三科课程标准测试,验证其科学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测试结果修改了课程标准★★;广泛征求了中央有关部门,国家教材委及相关专家委员会委员,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教研员、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等进行系列审查把关★,确保政治方向正确,科学严谨★,反映时代要求,适合中职学生特点。

      答: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都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课程必须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要求必须全面落实到中职三科课程标准之中。

      三是体现了高中阶段共同要求★★★。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打好学生的文化基础★★,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共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答★★:一是调整课程名称并优化结构。将“德育★★”的课程名称调整为“思想政治”★★★,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将原来必修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和选修的“心理健康”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其中,“经济政治与社会★★★”扩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加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心理健康”改为必修课,与“职业生涯规划”整合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三是历史课程★★。中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基本相同★,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拓展模块为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开拓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供学生选修,提供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著名工匠两个示例模块,供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拓展模块时参考。

      答:一是思想政治课程★★★。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职业精神、健全人格等。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等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由学生选择修习★★★,主要包括时事政策教育★★、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

      二是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强调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打好学生文化基础,提升共同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择了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强化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答:一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借鉴普通高中相关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立足中等职业学校实际★,充分挖掘中职三科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凝练了中职三科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科教学更加注重育人本质。

      三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注重反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对中职学生学情和需求的了解把握,加强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的调研,切实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把落实中央要求和中等职业教育实际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完善了课程设置。

      二是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新要求★,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亟待改进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同时落实国家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历史课程的新要求,需要研制中职三科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提供规范的依据。

      二是语文课程。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总体保持一致,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等★★,但在核心素养内涵与主要表现上进一步凸显了职业教育特色。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基础模块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由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8个专题构成,职业模块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安排的限定选修内容★★,包括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等4个专题构成★★,拓展模块为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需要的自主选修内容,由古代科技著述选读等3个专题构成★★。

      四是彰显了职业教育特色。中职三科课程注重与专业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突出实践取向★,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利用或设置职场情境★,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